发布时间:05-02 已帮助:1 人 来源:上海北辰教育
导语
我想大部分中高考的考生多多少少都会有些焦虑的,今天北辰教育的老师来教大家如何来缓解焦虑情绪,那考生要如何做好心理调试,才能缓解焦虑,不被压力压倒,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呢?一起来了解一下。
1. 不能改变的客观现实,要坦然面对
北京大学第六医院副主任医师钱英表示,要减少压力过大带来的不良情绪,首先要对压力源进行管理。“改变我们能改变的,对于不能改变的客观现实,要坦然面对,以一种积极的心态去接受它”。
钱英说,压力过大会带来很多负面情绪,常常表现为心烦意乱、无法静心学习;比平时容易发脾气,遇到小事情就会有较大的反应;失眠、没有食欲、查不出原因的身体不适等。这些情绪如果没有及时被识别,或者一味被压制,负面情绪可能就会累积,最终带来更大的情绪问题。所以,当发现自己出现不良情绪时,要学会接受,然后通过正确的方式进行宣泄。
宣泄负面情绪有很多方法。钱英建议:“可以换一个让你感到放松的学习环境;也可以和家人、朋友谈谈心,或者听听音乐,做做深呼吸。另外,到户外适度活动,通过调动身体其他感官,让情绪得到释放,也是减压的过程。此外,利用心理学的正念疗法、音乐疗法、运动疗法、认知行为疗法以及药物疗法等,都有助于调节情绪。”
2. 保持良好心态,只用八分“心劲儿”
怎样的心态才是良好的心态呢?丛中说,好的心灵状态的感觉是:轻松,自由、自主,感到心灵“富有弹性”,对学习保持兴趣、乐趣和信心。丛中认为,保持良好心态的秘方就是,只用八分“心劲儿”。
丛中解释说:“跑百米的时候,在刚开始跑时发力,速度会马上提高;但是当达到一定速度时,虽然内心还想更快一些,却会感觉腿发飘,没有力气,这时如果继续使劲,就会拉伤肌肉,反而跑不动了。”
在丛中看来,用脑就像是跑步,不可过分用力,要学会科学使用。“如果发现无论怎么努力,成绩都平稳没有上升,就意味着已经进入了平台期,成本效益比正在下降。这个时候如果更加努力,成绩不但不会上升,反而会下降,这就意味着‘用力过头’了。‘用力过头’会造成大脑的过度消耗,甚至是损伤,影响考试成绩。”
丛中说:“考前复习时,如果总共有十分力气,每天只要用到八分左右,就已经是很好的状态了。”如果“心劲儿”用得过大,往往会造成焦虑、恐惧、失眠,注意力难以持久集中,思维逻辑不清,记忆力下降,头昏脑涨、头脑不清,全身乏力,学习厌倦等“症状”。这时就要注意提醒自己“减速”,进行自我心理调节,给自己减压。
钱英提醒考生,当感到烦躁,焦虑,学不进去时,不要责怪自己,也不必勉为其难坚持学习。“这是身体在发出信号,告诉你该放松了。这个时候恰当的做法是,接受自己的焦虑情绪,通过运动、音乐或其他喜欢的方式,让焦虑情绪得到释放,之后才可以回到有效的学习状态”。
3.稳定情绪和生活秩序
在钱英看来,压力的存在并非一无是处。对于考生来说,保持适度的压力也有积极意义。“如果没有压力,学习效率会很低,很难长时间集中注意力。适度的压力可以增强内驱力,使学习效能达到最高”。